中华环保联合会 All-China Environment Federation 邮箱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我们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委动态

中华环保联合会与东帝汶驻华大使共商生态合作新路径,共话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一带一路”生态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

2025年11月5日,中华环保联合会与东帝汶驻华大使在北京共同举办“携手共建绿色未来,深化环境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座谈会。会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带一路”生态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石祥主持。

会议现场照片

东帝汶驻华大使洛若·霍尔塔阁下率教育随员罗杰·查韦斯、商务随员艾雷斯·古特雷斯出席。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涂瑞和、技术标准部部长闫武昆,以及江苏万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澳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能环科技发展中心等机构代表共同参会。

会议伊始,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涂瑞和代表联合会对东帝汶驻华大使馆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华环保联合会的使命及宗旨,强调联合会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搭建中外环保合作桥梁。他指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念与实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借鉴,尤其在绿色技术应用和生态修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东帝汶生态挑战与合作需求

霍尔塔大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他指出,中国在四十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环境治理历程,在绿色政策体系构建、森林资源恢复、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为全球提供了重要典范。大使进一步阐述了东帝汶当前面临的环境挑战,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一是长达873公里海岸线面临的非法捕鱼问题,特别是使用炸药捕鱼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二是传统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森林退化与水土流失;三是首都地区超过30万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海的迫切治理需求;四是垃圾简易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他表示,东帝汶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特别是在污水处理、垃圾能源化利用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中国经验与技术解决方案

针对东帝汶方面的合作需求,涂瑞和副主席系统介绍了中华环保联合会拥有1600余家会员单位的技术优势,并提出四项针对性合作方案:一是提供小型化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实现垃圾减量化与区域供热双重目标;二是推广光伏农业一体化技术,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实现能源与农业协同发展;三是提供地下管网污水处理方案,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提升处理效率;四是在森林退化与非法捕鱼治理方面,分享中国在生态监管方面的成熟经验。

闫武昆补充表示,联合会已构建完善的技术储备体系,涵盖环境治理全领域,将为中东帝汶环境合作项目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与质量保障。

企业技术赋能 深化务实合作对接

在具体合作方案上,中方展示了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江苏万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澳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能环科技发展中心等中方企业代表与东帝汶使馆进行了务实对接。河南澳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在固废资源化领域的领先技术,可将生物质炭化为高值产品并实现能耗自持,单套设备年封存CO₂达6450吨,具备显著生态与经济效益。江苏万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近二十年技术积累,提供市政及工业废水全场景治理方案,已实施80余个项目,核心设备国产化率高,能够高效满足东帝汶污水处理需求。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拥有30年经验的水处理专家,展示了其全球6000多个项目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滇池治理等系统化解决方案。北京能环科技发展中心作为专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国际咨询公司,专门讨论了如何利用国际援助资金解决生态环境治理资金难题,为中国和东帝汶环境合作提供了可行的融资路径。

会议最后,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带一路”生态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国际部副部长杜泽旌向东帝汶大使及其代表团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绿色品牌出海计划。该计划以绿色低碳技术为纽带,旨在推动中国环保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清洁能源、生态修复、可持续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助力全球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诚挚邀请东帝汶大使及其代表出席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共同探讨区域绿色发展与国际合作新机遇。

合作展望与后续安排

霍尔塔大使对中方提出的解决方案与企业技术实力表示认可,承诺将把本次会议成果全面汇报东帝汶政府,并结合国家发展实际提出具体合作需求,推动后续对接落地。

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带一路”生态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石祥表示将持续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整合国内优质资源,推动双方在固体废物管理、水环境治理、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助力东帝汶绿色可持续发展。

涂瑞和副主席代表中华环保联合会,向霍尔塔大使赠予了为COP30特别定制的纪念品。这份礼品承载着双方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坚定承诺,象征着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携手同行的共同愿景。

此次座谈会不仅深化了中国和东帝汶在环境领域的相互理解,更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注入了新动能,展现了南南环境合作的光明前景。

嘉宾合影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活动会展 - 智库1+N - 政策环境 - 征集目录 - 会员中心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指导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  |  版权单位:“一带一路”生态产业合作工作委员会  |  技术支持:北京世环生态科技发展研究院
©2022 bri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14788号-2